100多年前,没有人想到汽车应该是普通人消费的产品,福特有一个想法,一定让汽车变成大部分人买得起的东西。
第二类企业家满足现在市场上已经表现出来的需求,如人们喜欢吃可口的东西,喜欢经济实用的车等。创造价值需要劳动,需要其他投入,但价值不是投入的成本决定的,而是由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的,消费者愿意为你支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你为他创造的价值。
他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捕捉食物那样敏锐。无论哪方面的创新,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问题:人们为什么买你的而不是别人的?这可以分解成两个方面:一是怎么提高你给消费者创造的总价值。第二种是我们紧紧抓住老虎尾巴,跟着老虎兜圈子,直到最后被累死。用创新打破均衡 接下来我讲一下企业家的第二个功能,也就是通过创新打破均衡。有些例子大家可能觉得都过时了,但是它们所揭示的真理并没有过时,所以我觉得今天的企业家,仍然有必要看看200年前英国工业革命是怎么出现的,当时的企业家是怎么创新的,看看30年前企业家怎么做,等等,这些案例对我们同样有启发。
而要做这一点,最重要的就是对人性的理解。因此,他说:我干经商致富之事,就像伊尹、吕尚筹划谋略,孙子、吴用起兵打仗,商鞅推行变法那样。随着这种机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利用,你的利润和盈利机会慢慢消失,以后又发现新的不均衡。
史密斯(Frederick Smith)创办联邦快递公司时的想法是:任何一个东西能不能今天交给你,明天就送到对方手里?当时的邮政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,他的想法从技术上不太可能,所以他的那篇耶鲁读书时候的课程论文,老师只给他打了C,就是刚及格分数。为什么中国GDP增长率会往下降?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,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模仿和套利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,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。也就是通过创造新的产品、新的技术,打破原来的均衡,找到新的市场,找到新的客户。中国经济增长还是有巨大的潜力,最大的潜力是我们的市场规模。
企业家有这种意识的话就可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。乡镇企业家一开始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。
还有红色资本家阿曼德·哈默,本来是作为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参加对苏联的人道主义救助,当时苏联处于饥荒状态,但到苏联之后,他发现那里有那么多宝贵的稀有动物皮毛和宝石,但苏联人没有粮食吃,而美国人有大量粮食要倒掉,所以他给哥哥发一个电报,你给我收购多少万吨粮食运到圣彼得堡,我给你在这里收购多少吨的皮毛,结果就赚了大钱,由此走上了企业家道路。他们不仅创造产品,其实也在创造产业,可以说所有人类历史上,特别是过去200多年里,对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这类企业家。设想在春天的时候,你预测由于病虫害或气候因素会导致小麦夏粮减产。所有不均衡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:第一类是跨市场的不均衡。
利用跨市场不均衡套利赚钱就是商人。然而就是这个论文里的思想,后来变成联邦快递公司。重要性在哪?就在于这样的企业家在市场中传递信息,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,纠正了市场的不均衡。在约翰·凯发明飞梭之前,棉纺织业从纺到织是全是手工做, 纺与织之间是平衡的。
这种套利行为对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。第二种是我们紧紧抓住老虎尾巴,跟着老虎兜圈子,直到最后被累死。
花了十年时间把成本降低到3美分,市场价格卖到5.5美分,这个产品就普及了。如果利用好,我们仍然会有比较高的经济增长。
开发市场靠谁?靠企业家。前面提到,200年前人们消费的所有产品就是10的2到3次方,今天是10的8到10次方。未来我想可能会不一样,其实现在已经出现了第一类企业家,就是创造出消费者没有想到、而拿到以后高兴得不得了的东西,像马化腾这样的人就属于这类企业家,腾讯的微信就是这样的产品。问题是,你有这样与众不同的想法,有没有可能最后变成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?有些人有这种想法,但是他没有把它变成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东西,这不是创新,只是发明。二是如何降低成本,因为只有降低成本,才能降低价格。有一些企业在自己的产品销售最好的时候满足于享受自己的利润,以为可以一招鲜吃遍天,结果过一段时间就可能消失了。
还有像牟其中这样的国际倒爷,用中国的纺织品换俄罗斯的飞机。今天我们享受着两百年前的人们想都不可能想到产品和服务,世界变成了地球村,地理上的距离已不再是人类交流的屏障。
但如果成功,随着市场扩大,到某个时点就开始赚钱了,利润不断上升,但到一定时点后,模仿者越来越多,你赚钱的能力就越来越小。1956年索尼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录像机时,要卖到2000万日元(相当于55000美元),否则就无利可图,所以只有专业公司才能使用它。
与前面讲的发现不均衡所带来的利润曲线不同,创新的利润曲线是这样的:一开始利润是负的,所有新产品开始都是亏损的。要想发现市场的这种不均衡,需要好多有关不同市场供求关系的知识,过去很多不均衡的发现是因为旅游产生的。
那么,你可以选择现在以较低的价格购进小麦,等秋天以较高的价格出售。企业家的三种套利方式 首先我们讲一下发现不均衡。这样,纺纱工序的革新和新的生产节奏的产生就成为必要。此时,你现在购买这些东西,囤积起来,到未来卖掉它。
几十年前哈耶克就打了一个比喻,靠信贷维持增长就像抓住老虎的尾巴,只有两种选择:一种是把老虎尾巴放开,这时候老虎返过来把我们吃掉。但是我们注意到,当你发现市场不均衡,赚的钱越多,就越有人眼红,就会有越多的人跟进,随着时间的推移,赚钱变着越来越难,最后达到均衡时,就无钱可赚了。
第三类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的不均衡。创新就是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市场 所有的创新最初都只是一个想法而已,但是这个想法一定与众不同,也就是大部分人不会想到。
用创新打破均衡 接下来我讲一下企业家的第二个功能,也就是通过创新打破均衡。当然,你可以有会计利润,可以给自己不付工资,把自己本来应得的工资变成会计利润,但是没有经济利润。
我先举英国工业革命时的一个例子。太岁在午宫时,会发生旱灾,转年景会很好。有些例子大家可能觉得都过时了,但是它们所揭示的真理并没有过时,所以我觉得今天的企业家,仍然有必要看看200年前英国工业革命是怎么出现的,当时的企业家是怎么创新的,看看30年前企业家怎么做,等等,这些案例对我们同样有启发。第二类企业家满足现在市场上已经表现出来的需求,如人们喜欢吃可口的东西,喜欢经济实用的车等。
现在市场上畅销的新产品,是三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,同样可以说今天根本不敢想东西,恰恰变成二十年以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。会创新的企业家总在产品还在赚大钱的时候,就开始投资于下一个可能赚钱的创新。
《货殖列传》里还讲到计然告诉越王勾践如何套利:善于将时与用二者对照,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就看的很清楚。全世界第一类企业家都是极少数的,第二类、第三类企业家居多。
我们还可以举许多这样的例子,包括国内像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百度、奇虎360等很多优秀的公司。第二个判断是,中国经济经过过去五年的强刺激政策后,未来几年会面临很大的困难。